加热炉高点放空的主要作用是,在氮气置换后,放净氮气,防止加热炉不好点火
A. 对
B. 错
为使蓄电池经常保持充足状态,所以要定期对电池进行一次均衡充电。
A. 对
B. 错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觐见国王,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摘自《哥伦布的遗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认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材料四: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材料五: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使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资本论》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和材料五中“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