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其生产的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售价为8000万元,分4年于每年年末等额收取。该设备的成本为6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现销方式下该设备的售价为7200万元。已知合同约定的利率为4.35%。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则2018年12月31日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6000
B. 4886.8
C. 5513.2
D. 4852
查看答案
甲公司(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2018年度财务报告于2019年4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
201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9年3月25日完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5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该批商品成本为800万元,幵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根据合同约定,乙公司可以在3个月内无条件退货。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退货率为20%,至2019年2月28日乙公司未进行任何退货处理。
(2)2018年8月20日,丙公司因合同问题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500万元,至2018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因此确认了预计负债300万元。2019年3月5日,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甲公司应支付丙公司违约金400万元,甲公司同意判决,并于当日支付了400万元违约金。
(3)2019年2月28日,甲公司得知丁公司在2019年1月30日因火灾损失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应收货款4000万元很难全额收回,预计收回比例为30%。
(4)2019年3月1日,甲公司发现2017年12月1日购入的办公楼一直未提取折旧。办公楼购入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15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可以使用4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5)2019年4月1日,甲公司发现2018年12月31日将一栋已出租的厂房由成本模式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厂房原值20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当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甲公司未进行任何账务处理。
其他资料: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会计调整影响损益的均可以调整当期应交所得税。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判断哪些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标明序号即可)。
(2)编制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关的会计分录(逐笔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2019年1月在对其2018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1000万元,成本为每台60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丁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19年6月1日以每台1030万元的价格回购该设备。甲公司于2018年12月1日收到丁公司支付的2340万元存入银行。当日甲公司发出商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
贷:库存商品1200
(2)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丙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非金银首饰),同时从丙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该批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224万元。12月6日,甲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224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2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24
贷:主营业务收入19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贷:库存商品120
(3)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售出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次年年末开始,分5次于每年年末收款,每年收取500万元,共计2500万元,成本为1500万元。甲公司发出商品时,其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尚未发生,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该大型设备在销售成立日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甲公司在2018年未确认收入,会计处理
如下:
借:发出商品1500
贷:库存商品1500
要求:根据资料(1)至(3),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前期差错处理,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合并编制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简述梗丝膨胀与干燥后的过程检测项目。
①梗丝含水率;
②梗丝温度;
③梗丝结构;
④梗丝填充值。
某企业因产能过剩导致存货大批量积压,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决定裁员20人(全部为生产工人),则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款应计入()。
A. 管理费用
B. 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 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