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 “灋”。“灋,刑也,水之如平,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
A. 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B. 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 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续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形成之后, 2014年又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
A. 法治体系不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 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
B. 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 法治体系既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