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五味之中,具有泻火坚阴作用的味是()
A. 甘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酸味
鸦片战争后,“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由此可见()
A. 上海传统纺纱业遭到破坏
B.传统土布与洋纱各具特色和优势
C.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D.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体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 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