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5岁。因腹胀、纳差2月余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纳差及全身乏力。慢性肝炎病史40年。查体:T 37.3℃,P 113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稍差,面色萎黄,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该患者移动性浊音阳性的发生机制不包括
A. 门脉高压
B. 摄水过多
C. 钠水潴留
D. 白蛋白减少
查看答案
男,59岁。因神志不清1天入院。患者1天前食用蛋白质粉、饮用鸡汤后出现嗜睡、神志不清。乙肝病史25年,肝硬化病史5年。查体:T 36.5℃,P 132次/分,R 20次/分,BP 88/55mmHg。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颈部及前胸可见多个蜘蛛痣,肝掌,皮肤及巩膜黄染,瞳孔稍散大。腹部膨隆紧绷,肝脾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血氨540.6μmol/L(↑)。导致该患者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肠道产氨增多
B. 肌肉产氨增多
C. 氨从肾脏排出减少
D. 血中NH4+向NH3转化增多
男,32岁。肝区疼痛6年、便血及精神异常2天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肝区疼痛,饮食减少,疲乏无力。5年前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被诊断为肝炎。2天前排出黑红色大便后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上衣反穿,裤子坠地,随地便溺。患者出现上述精神及行为异常的原因是
A.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B. 脑内多巴胺增多
C. 脑内谷氨酰胺减少
D. 脑内γ-氨基丁酸增多
男,55岁。呕血、便血、神志恍惚3小时入院。患者3小时前突然呕吐鲜红血液并排出黑红色血便约900ml,随后出现意识不清。查体:T 36.5℃,P 130次/分,R 18次/分,BP 75/54mmHg。面色晦暗,神情恍惚。肝掌,巩膜黄染。腹部饱满,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45.8μmol/L(↑),血氨254.9μmol/L(↑)。治疗过程中给予该患者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
A. 减少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B. 促进血浆氨基酸平衡恢复
C. 乳果糖与氨结合利于排出
D. 降低肠道pH值,有利于氨排出
男,51岁。因尿少、腹胀、下肢水肿10个月入院。患者10个月前出现厌食,终日饱胀,四肢乏力,尿量减少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和腹部膨隆。乙型肝炎病史26年。查体:神志清楚,精神不佳,计算能力差。巩膜轻度黄染,腹壁可见浅静脉怒张,腹部高度膨胀,腹水征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入院第3天便血后出现白天嗜睡、夜间烦躁不安。下述治疗措施中不当的是
A. 口服乳果糖
B. 注射新霉素
C. 肥皂水灌肠
D. 给予左旋多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