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后,什么部门有权力关停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发改委
D. 税务局
查看答案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并实行( )。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环保界呼声最高的政府环境考核,终于落地。
A. 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B.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 党政领导环保离任审计制度
D. 党政领导生态损害终生追责制度
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包括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 )、( )、( )绿色金融体系、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等6项改革任务。
A. 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权交易制度
B. 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C. 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D. 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制度、资源循环利用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2018年2020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内部推进的垂改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
A. 监测部门
B. 环评部门
C. 监察部门
D. 综合管理部门
《关于统筹推进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把握改革重点,将环保垂改于地方机构改革/综合执法改革“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确保通过垂改破解“4个突出问题”,是实现核心目标,尤其要重点关注:
A. 构建大生态环保格局。通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各方责任,特别是在县级环保局调整为市级环保局的派出分局后,通过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B. 建立省级“督政”体系。通过上收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监察职能,向市或跨市县区城派驻生态环境保护监察机构,建立监察专员制度,强化省级“督政”职能。
C. 理顺监测体系。市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负责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县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职能调整为执法监测,切实解决地方不当于预问题。
D. 加强执法体系建设。要认真落实综合执法改革和《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理顺执法事权关系,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