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比喻为“长河”与“河段”“水滴”的关系。 他说:“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 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B.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C.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同一真理的不同表述方式
查看答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实践的特 点是指
A.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
B. 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D. 实践总是先于认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
A. 能够取代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 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C. 是探索和论证真理的方式
D. 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在碰撞过 程中有可能产生引力波。100多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广义相对论 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唯有引力波一直徘 徊在科学家的“视线”之外。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言终于得到印证。这说明
A.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
B. 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
C.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D. 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
药物的价值是治疗疾病,它对病人有价值,对健康人则没有价值。列宁也曾以玻璃杯子为例,说 明一个物体在不同的人的不同使用中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价值关系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
B. 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C.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D. 价值的存在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