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召公谏厉王弭谤》虽重于记言,但记事也颇具匠心。文章首尾两节,仅寥寥几笔,便写出了王虐、民怨、政亡之状。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国语》的体例为

A. 编年体
B. 纪传体
C. 国别体
D. 断代史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蕴含着的政治智慧是

A. 堵人民的嘴,是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
B. 对待民情舆论,应当聆听疏导。
C. 高压政策可以有效消除舆论。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天子的朝廷里有很多盲人
B. 天子爱好文学,发动大家进行文学创作。
C. 天子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民情民意。
D. 天子善于用人

下列句中加下划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厉王虐,国人谤王。“,“谤”,意思是诽谤,指无中生有的造谣。
B.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目”在此可解释为以目示意。
C.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弭”,消弭,消除。
D.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本意为堤坝,此处可解释为,防止、防备、阻挡抵挡。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