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不属于近代中国改良派对外国法制认识的是:

A. 改良派认为:“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
B. 改良派认为:中国相较当时的西方国家“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C. 改良派与其后产生的立宪派在思想路径上比较接近,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 改良派认为,成文宪法以美国最好,不成文宪法以英国最好,中国应该取法英美,建立中国特色的立宪君主制或民主共和制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孙中山先生认为:“宪法者,为中国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所必需之法。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中国人不能为欧美人,犹欧美人不能为中国人,宪法亦犹是也。适于民情国史,适于数千年之国与民,即一国千古不变之宪法。吾不过增益中国数千年来所能,欧美所不能者,为吾国独有之宪法。如诸君言欧美所尤,中国即不能损益,中国立宪何不将欧美一国之宪法抄来一通,曰盂德斯鸠所定,不能增损者也。”对这种认识,下列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 宪法与本国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中国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现成的宪法制度
B. 中华文明中本来就存在和生成了“千古不变的宪法”,现代立法者对此应特别注意继承与发扬
C. 西方法律文明全面领先于中华法律文明,要拯救中华民族之命运,只有全盘西化一途
D. 那种将西方法学家的观点奉为不可更易真理的看法,是迷信、盲从且不正确的

胡适严厉批评清末民初时期的“东方文明”,热情颂扬“西洋的近代文明”,他说:我很不客气的指摘我们的东方文明,很热烈的颂扬西洋的近代文明。人们常说东方文明是精神的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或唯物的文明,这是有夸大狂的妄人捏造出来的谣言,用来遮掩我们的羞脸的。其实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木头是物质;而剖木为舟,构木为屋,都靠人的智力,那便是精神的部分。器物越完备复杂精神的因子越多。一只蒸汽锅炉,一辆摩托车,一部有声电影机器,其中所含的精神因子比我们老祖宗的瓦罐、大车、毛笔多得多了。我们不能坐在舢板船上自夸精神文明,而嘲笑五万吨大汽船是物质文明。……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中国的旧道德比任何国好。还有一些不曾出国门的愚人鼓起喉咙对你们喊道:“往东走!往东走!西方的这一套把戏是行不通的了!”我要对你们说:不要上他们的当!不要拿耳朵当眼睛!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己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用不着你们少年人去担心。你们的职务在进取,不在保守。请大家认清我们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救国,救这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化。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他来自何方。对这种观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胡适的意见是,近现代文明所拥有的伟大发展水平,是泥守中古时代社会传统的东方文明所不能及的
B. 胡适认为,中国人应当奋起直追,不可盲目否定西方近现代文明比当时的中华文明先进的事实
C. 胡适认为,学习西方文明,前提基础是承认自己在客观上确实不如人,这样才会真心实意地奋起直追,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D. 胡适认为,中华文明自古不如西方文明,并且永无超越西方文明的机会,所以中国必须全盘西化,把中华文明变成西方文明

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要熟悉外国的东西,读外国书。但是并不等于中国人要完全照外国办法办事,并不等于中国人写东西要像翻译的一样。中国人还是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这样争论就可以统一了。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保守主义,这两个东西对中国都是不利的。学外国不等于一切照搬。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半瓶醋是不行的,要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这不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是指基本理论,这是中外一致的,不应该分中西。西洋的东西也是要变的。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好,我们要拿它好的。我们应该在中国自己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洋有用的成分。吸收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鲁迅的小说,既不同于外国的,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它是中国现代的。对于主席的这种观点,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各有所长,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各有所成,应当抛弃畛域之见,放下傲慢的架子,虚心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现代中国文明发展进步的因素,努力促成中华文明的复兴
B. 发展中国的文明,不应该盲目推崇西洋文明,学习西方文明要学其具有一般性的基本理论,不要盲目跟着西方文明亦步亦趋
C. 发展中国的文明,应该在传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经验,在充分学习本国经典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学习有益于中国的西方文化
D. 发展中国的文明,应该以中国自己的东西为主,兼收并蓄学习西方的好东西。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的未必都是好的,今人的也未必都是对的;中国的未必都是好的,西洋的同样也未必都是正确的,在学习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时,要特别注意批判的吸收方法,防止盲从和机械地照搬照抄

1904年清政府颁布《大学堂章程》,其中“法律学门科目”规定的“主课”中基本相当于今日“外国法制史”课程的是

A. 东西各国法制比较
B. 各国宪法
C. 泰西各国法
D. 交涉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