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
A. 机体免疫反应不足,仅能杀灭一部分病毒
B. 机体缺乏细胞免疫功能
C. 机体免疫反应过强,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
D. 机体免疫反应过强,感染病毒量少、毒力弱
E. 机体免疫反应正常,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
女性,25岁。近2周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肝功能检查:ALT100u/l,血总胆红素43μmol/L。HBsAg(+)。肝穿刺病理学检查见弥漫肝细胞水肿,肝细胞点状坏死,肝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Kupffer细胞增生。该病理改变符合
A. 急性普通型肝炎
B. 慢性普通型肝炎
C. 急性重型肝炎
D. 亚急性重型肝炎
E. 肝硬化
男,32岁。恶心、呕吐、腹胀、乏力4天,发热、胡言乱语1天,既往无肝病史。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肝浊音界缩小、扑翼样震颤阳性。实验室检查:血ALT130/L,TBil240μmol/L。该患者的肝脏可能发生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 肝淤血性改变
B. 假小叶形成
C. 肝细胞气球样变
D. 肝细胞广泛坏死
E. 肝细胞碎屑样坏死
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形式是
A. 亚大块(片)坏死
B. 点状坏死
C. 碎片状坏死
D. 大块(片)坏死
E. 桥接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