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歌剧、舞剧创作的新发展,在一系列有影响的歌剧作品中,得到国内外音乐界较高评价的,仅限于以施光南根据鲁迅同名小说作曲的《伤逝》和金湘根据曹禺同名话剧作曲的《原野》。歌剧《伤逝》和《原野》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文学脚本取材于我国“五四”以来久负盛名的同名文学名著,它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矛盾刻画之深和对人物塑造的丰富生动,为歌剧音乐创作奠定了极好的基础。两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都表现了对充分发挥歌剧音乐特色的重视和对声乐旋律写作上的深厚功底。但这两部歌剧的音乐风格具有很大的差异,前者着重运用新颖的结构和一系列动人的咏叹性演唱,以突出剧中主要人物(涓生、子君)从欢快喜悦逐步转向悲痛绝望的感情变化,成功地抒发了整个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诗意美。后者则着重运用大胆的和声语言和一系列既有民族风格又有强烈戏剧性激情的动人咏叙性歌唱,成功地表现了剧中各个主要人物(仇虎、金子、大山、仇母等)内心的矛盾和相互之间的戏剧性冲突,抒发了整个作品所蕴含的复杂的戏剧冲突和全剧所贯穿的强烈的悲情。( )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萧友梅于1923年在北京创办了大陆第一个西式管弦乐队“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张福兴是台湾第一个西式管弦乐团“玲珑会”的创办人。他们两人各自成为中国两个地区推进新式音乐的领军人物。( )

A. 对
B. 错

作为台湾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最先(1946年)是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内增设了一个“音乐专修科”,至1948年改为五年制本科的“音乐系”,至1955年改名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仍保留音乐系的建制。至1980年该校又增设了主要为培养硕士的“音乐研究所”。先后担任该系领导的是萧而化、张锦鸿、戴粹伦、许常惠等。( )

A. 对
B. 错

在广大群众的娱乐生活中,影视音乐及通俗音乐仍保持很大的影响。像林香芸、曾慧佳、刘家昌、费玉清、凤飞飞、邓丽君、童安格、齐秦、苏芮、张惠妹等歌星的演唱,以及后来曾经一度风行的“校园歌曲”等,一直在群众娱乐生活中占着不小的影响。而许多音乐爱好者所钟情、专业音乐表演家和表演团体所关注的,大多还是属于欧洲古典、浪漫主义的名曲。所以,现在在台湾实际音乐生活中所传播的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其一,以影视歌曲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它们占有群众中人数最多的听众群;其二,以欧美古典、浪漫主义名曲为代表的音乐表演,主要受上层知识分子音乐爱好者所钟爱;其三,是为专业音乐界视作今天台湾专业音乐创作主潮的“现代音乐”,但这类音乐至今在群众实际音乐生活中的影响最小。( )

A. 对
B. 错

随着香港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香港的娱乐业也得到了迅速的飞跃。一批批歌星(如夏梦、石慧、谭咏麟、张国荣、刘德华、黎明、甄妮、奚秀兰、徐小凤、王菲等)及词曲作家(如陈蝶衣、黄霑、黎平、顾家辉、王福龄、周蓝萍、吴大江、于粼、黎小田等)相继登上乐坛。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涌现了相当一批颇受市民阶层和统治当局青睐的歌曲,如《男儿当自强》、《卖汤圆》、《三杯酒》、《草桥结拜》、《不了情》《似水流年》、《焚心如火》、《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等。( )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