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路基工程,其中K18+220-K18+430设置了一段挡土墙,路基填方高度为11m。挡土墙横断面示意图如下:
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含构件C预制)→测量放线→工序A→地基处理→排水沟施工→基础浇筑→构件C安装→工序B→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
路基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进行了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主持施工,向项目部,分包单位的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进行交底,交底人员和参与人员双方签字确认。技术交底记录部分内容如下:
(1)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进场时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后即可用于施工,
(2)聚丙烯土工带的下料长度去设计长度。聚丙烯土工带与面板的连接,可将土工带一端从面板预埋拉纤或预留孔中穿过,折回与另一端对齐,并采用筋带扣在前段将筋带扎成一束。
(3)填土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根据拉筋间距、碾压机具和密实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为保证压实效果,所有填筑区域均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
(4)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尾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然后向拉筋中部逐步进行。再向墙面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碾压机其不得在挡土墙范围内调头。
1.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和结构型式划分,分别写出该挡土墙的名称。
2.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工序A,工序B与图中构件C的名称,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必须交叉进行的工序。
3.项目部组织技术交底的方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逐条判断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高架桥,该桥上部结构为750px跨径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共120片预制箱梁。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根据构件预制场的布设要求,立即进行了箱梁预制场的选址和规划,并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在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方案要求在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包括预制时间、梁体编号等内容,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
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如下:
1.三个区各是什么?
2.T梁上还应喷涂什么标志?拌合站标志?
3.计算最短期流水施工工期。
4.梁场方案审批方式正确吗?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

A. 下丘脑
B. 延髓
C. 脊髓腰段
D. 脊髓骶段

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刺激心房钠尿肽的释放?

A. 血容量增加
B. 中心静脉压升高
C.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 乙酰胆碱

关于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各类钻机在作业中,应由本机或机管负责人置顶的操作人员操作
B. 采用冲击钻孔时,应随时检查选用的钻锥、卷扬机和钢丝绳的损伤情况
C. 钻机停钻,钻头应置于孔内
D. 钻孔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按规定指标保持孔内水位的高度及泥浆的稠度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