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随着装运规模的(),每单位重量的()会下降。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材料二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户籍法》随之搁浅。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2年)、《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所代替。《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实施。——以上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案例华源集团的内部控制分析【案例背景】资料一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投资的项目收益率低,而且资金都是贷款取得的。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于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一重组一上市一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资料二华源集团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重组了董事会,引入3名独立董事。改组后的董事会包括7名成员,董事会主席由公司总经理翟某担任,并成立了审计委员会等4个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3人组成,分别是独立董事某大学会计学教授李某、独立董事卫生管理部门退休医学专家张某和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赵某。审计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召开了1次审计委员会会议,讨论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事宜;与内部审计师、总经理一起讨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事宜,向董事会建议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因为该会计师事务所今年年初已经为公司提供了验资服务,董事会以损害审计的独立性为由否决了该提案,但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外包给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独立董事李某针对公司为关联公司大发公司提供担保发表了意见。认为大发公司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而公司在此情况下仍为大发公司提供担保存在较大风险,也违反了公司政策。【案例要求】(1)根据资料一分析华源集团采取的公司战略类型,并简述该战略类型的含义。(2)根据资料一分析华源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3)根据资料一分析华源集团最终危机反映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哪两个指引,这两个指引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有哪些?(4)根据资料二简要分析华源公司审计委员会组成的缺陷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根据资料二简要分析独立董事李某发表的意见是否合理,并指出公司针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时应关注的事项。(6)根据资料二简要分析业务外包的风险。(7)如果企业计划将全部的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机构,简述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有哪些优点?

A公司是国内重型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属于国家大型企业。公司始建于1968年,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目前具有完整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调试和监测系统,产品覆盖军用越野车、重型载货车、客车专用地盘和高档客车三大类、15个系列、150多个品种。 一、A公司现行的生产方式 A公司现行的生产管理方式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机械工业部所制定的传统模式,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后,有一定的变化,现在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公司现行的生产方式是由其生产任务决定。公司现在的生产任务分为军品和民品两类产品,军品严格按计划生产,即上一年底制定出下一年的年生产任务,下一年按计划生产,每年的计划通常数量变化不大,变化部分也就是军品品种或数量的极小变动;民品分为按计划生产和按订单生产两类。民品的计划主要依靠计划员按经验凭直觉进行协调,制定出各月的生产任务并投入生产。所谓的直觉指根据前一个月的销售状况而估算的一个趋势值。民品的订单则是指面向市场的部分,这一部分指销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谈成意向后下达的生产任务。 二、A公司目前面临的现状 1.生产情况 A公司现行的生产方式下,生产任务相对均衡,当没有销售指标时,车间继续进行生产以减轻生产任务集中时的压力,这时车间以生产一定生产数量的各类成品车和大量的半成品车(即二类车)为生产任务,这样不会产生生产任务时松时紧,加班作业和休假轮换的情况。此时就造成了库存的增加、资金的占用。公司的成品车,包括Z-类车(即半成品车)的生产装配完成后,买方在订车合同中往往对某些外购件,比如生产厂家、出厂批次等因自己的喜好或信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常常使得已入库的成品或半成品返回总装、线拆卸后重装,这样不但会使得工序增加,成本提高,而且也常常会因一些破坏性的拆除或磕碰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库存情况 A公司的零件库存按外购件和自产件分类存放,外购件指由协作厂、合厂采购来的零部件,它存放于配套库。在A公司,自产零件种类较多,但多为一些小件、通用件和技术难度不大的零件。绝大多数的大件均来自协作厂。采购件与自产件的比例大概为7:3。 配套库的分类按A、B、C分类进行,所谓A、B、C法,也就是零件的资金占用量大小法,公司零件分类如下: A.甲类件(重要大件)单价≥1000元 B.乙类件(次要中件)100元≤单价<1000元 C.丙类件(小件)单价<100元 2007年一季度各种类别的品种数量和资金占用量 另外,在2006年的年终报表中,公司的工业总产值为96267万元,销售收入为97639万元,资金总额为l68773万元,库存资金占用23268万元,净利润1455万元。其中库存包括产成品车、半成品车、零配件库存等存货。 3.供应商情况 公司的协作厂和合作厂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均已涉及。个别的合作厂分布在公司的周围较近的区域。根据统计,在公司的总装线上,有60%为外购件,在内装线有75%以上零件为外购件,仅总装线上14种大型配件的协作厂就是从这各个地区协作厂采购而得。 4.质量情况 对公司2007年1—4月份延误生产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和轻重统计如下:A类件共缺少10种84件;8类件共缺少14种176件;C类件共产生质量问题31件/次;装配线出现问题2次。 这些问题的出现,常常导致公司每月都有一定数量的车未能按计划下线和入库,延误公司产品的交货时间。 问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至20×9年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20×7年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购买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非上市公司)60%股权的合同。合同规定:以丙公司20×7年5月30日评估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对丙公司60%股权的购买价格;合同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购买丙公司60%股权时,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购买丙公司60%股权的合同执行情况如下: ①20×7年3月15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该购买股权的合同。 ②以丙公司20×7年5月30日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经调整后丙公司20×7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如下: 丙公司资产负债表 20×7年6月30日单位:万元 项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资产: 货币资金14001400 存货20002000 应收账款38003800 固定资产24004800 无形资产16002400 资产合计1120014400 负债和股东权益: 短期借款800800 应付账款16001600 长期借款20002000 负债合计44004400 股本2000 资本公积3000 盈余公积400 未分配利润1400 股东权益合计680010000 上表中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预计该办公楼自20×7年6月30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表中无形资产为一项土地使用权,预计该土地使用权自20×7年6月30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该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均为管理使用。 ③经协商,双方确定丙公司60%股权的价格为7000万元,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甲公司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20×7年6月30日的账面原价为28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20×7年6月30日的账面原价为2600万元,累计摊销为400万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20×7年6月3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股权过程中发生的评估费用120万元、咨询费用80万元。 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于20×7年6月30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 ⑤甲公司于20×7年6月30日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取得控制权。 (3)甲公司20×7年6月30日将购入丙公司60%股权入账后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甲公司资产负债表 20×7年6月30曰单位:万元 资产金额负债和股东权益金额 货币资金5000短期借款4000 存货8000应付账款10000 应收账款7600长期借款6000 长期股权投资16200负债合计20000 固定资产9200 无形资产3000股本10000 资本公积9000 盈余公积2000 未分配利润8000 股东权益合计29000 资产总计49000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49000 (4)丙公司20×7年及20×8年实现损益等有关情况如下: ①20×7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假定有关收入、费用在年度中间均匀发生),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②20×8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5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③20×7年7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引起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5)20×9年1月2日,甲公司以2950万元的价格出售丙公司20%的股权。当日,收到购买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价款,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 甲公司在出售该部分股权后,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降至40%,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但不再拥有对丙公司的控制权。 20×9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6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丙公司因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 (6)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因素的影响。 ②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要求: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