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
甲说:
①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
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乙则认为:
①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
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
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司考)
A. 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
B. 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
C. 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
D. 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
查看答案
以下程序的主函数中调用了在其前面定义的fun函数
#include<stdio.h>
main()
{ double a[15],k;
k=fun(a);
.
.
.
}
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fun函数首部是
A. double fun(double a[15])
B. double fun(double *a)
C. double fun(double a[])
D. double fun(double a)
你放心吧, 。
A. 他把一切会安排好的
B. 他会一把切安排的好
C. 他会把一切安排好的
D. 他安排好会一切把好
有以下程序
#include<stdio.h>
double f(double x);
main()
{ double a=0;int i;
for(i=0;i<30;i+=10) a+=f((double)i);
printf("%5.0f\n",a);
}
double f(double x)
{return x*x*i;}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503
B. 401
C. 500
D. 1404
关于法律调整和法律作用的说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 法律调整体现了法律的社会作用
B. 法律作用是比法律调整更为广泛的一个概念
C. 虽然许多社会关系法律并不直接调整,但是法律会对它发生作用
D. 法律调整需要专门的法律调整机制,而法律作用不需要通过法律调整机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