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俊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 )

A.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
B.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C.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D. 彻底否定了孔学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参加五四运动的社会阶级和阶层有(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

A. 打倒军阀
B.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C.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D.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

A. 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 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 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 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在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材料二: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必须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同恐怕,不要逃避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必须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空虚潮流。”问题:(1)材料1中的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材料2中的“新纪元”、“这种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新纪元”的创造是“艰难的”,这个潮流是不可抗拒的?(3)材料1和材料2各反映了两位作者什么性质的政治主张?促使前者的政治主张发展成后者的政治主张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