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为藏族人,不会讲汉语,法庭为其配备了翻译。那么对该翻译人员的翻译费用,应当由谁支付?( )

A. 法院
B. 被告人
C. 被告人的父母
D. 被告人的辩护律师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案,经过某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宣判后,辩护人认为判得太重,提出上诉,但被告人明确表示不上诉,而且不同意辩护人提出上诉。那么应当如何处理?( )

A. 辩护人的上诉有效,因为根据两审终审的原则,刑事案件必须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才能生效
B. 辩护人的上诉有效,因为他可以根据自己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独立行使上诉权
C. 辩护人的上诉无效,因为辩护人不是独立的上诉主体,他如果要上诉必须征得被告人的同意
D. 辩护人的上诉无效,因为辩护人的工作到第一审宣告判决局结束,如果要上诉,必须另行委托辩护人

某共同犯罪案件,共有3个被告人,其中的一个被告人17岁,另两名被告人成年。那么,对于此案应当如何审理?( )

A. 全案都公开审理
B. 在征得未成年被告人同意之后公开审理
C. 未成年被告人不公开审理,其他被告人公开审理
D. 全案都不公开审理

某基层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法院决定公开审理此案,那么不应当公开的是下列哪些庭审过程?( )

A. 宣布开庭程序
B. 法庭调查和辩论
C. 被告人最后陈述
D. 合议庭评议

某案,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材料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何种处理决定?( )

A. 提起公诉
B. 不起诉
C. 免予起诉
D. 撤销案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