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出自哪部经典
A. 《论语》
B. 《庄子》
C. 《老子》
D. 《孟子》
查看答案
对舍生取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舍生取义”不是说为了“大义” 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牺牲生命,“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B. “舍生取义”意味着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否定了生命的价值。
C. 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实现大义的情况下,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D. “舍生取义”不是为了名利或小义、小德而牺牲生命。
关于如何做到勤俭廉政,说法错误的是
A. 只要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不徇私枉法,就是做到了勤俭廉政。
B. 我们要学习勤俭廉政故事中的精神,而非模仿行迹。
C. 在新时期,要培养勤俭廉政的德性,不但各级官员要加强个人的自我修养,国家也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D. 要学会考虑长远利益,因为勤俭廉政的目的在于将来。
关于为什么要勤俭廉政说法正确的是
A. 腐败问题并没有导致经济发展放缓乃至停滞,相反还刺激了增长,所以一定的腐败是可以的。
B. 因为存在一些两袖清风但刚愎自用、昏聩残暴的官员,所以勤俭廉政不好。
C. 因为勤俭廉政不利于短期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反对勤俭廉政。
D. 不能仅仅因为勤俭廉政不利于短期的经济发展,就反对勤俭廉政。
下列哪一项是孔子对“政”的解释
A.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B.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C.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D.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