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个论断揭示了

A. 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 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认识的规律性
E.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客观真理是

A. 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
B. 认识主体的客观状况
C. 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多数人赞同的思想观点
E. 包含在人的意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是指

A. 真理处于由相对向绝对无限发展的过程
B. 每一个真理都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一个环节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人们可以不断地排除认识中的错误,使认识越来越具有真理性
E. 人类可以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无限地接近绝对真理,但不可能穷尽它

割裂和歪曲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错误观点有

A. 相对主义
B. 教条主义
C. 绝对主义
D. 经验主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本,尝试对其进行简要复述。要求:答案不超过3句话。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已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然后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