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客体包括三大类:__1__,__2__ 和__3__
查看答案
控制的进程不同,可分为__1__,__2__和__3__三种类型。
组织使用的确定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1__,__2__,__3__ 和__4__。
案例分析案例一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毛泽东根据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战略决战时机,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场规模空前、紧密衔接、直接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短五个月内歼敌154万多人,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三大战役的双方布署情况见表12-1。正确判断战争全局的客观形势,是解放军决定发动三大战略决战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当时,解放军的总兵力仍少于国民党,武器装备也存在一定差距。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个战场中,确定战略决成的首战方向成为影响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问题。毛泽东分析认为,东北的形势对我军最为有利。首先,东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拥有全东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力量对比只有在东北这一战场取得了全面优势;其次,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境内人数虽多,但已被分割处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内,彼此间的交通线已被隔断;最后,东北解放区邻近苏联、蒙古、朝鲜,没有后顾之忧。由此,他做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目标。方针已确定,然而具体的作战方向仍未定。期间,林彪、罗荣桓等人曾联名致电毛泽东, 提出先打长春,因其得民众支持,周围地带受解放军控制,国民党军队长期困守,该城可以较快被攻下。此时,国民党的军事会议决定实施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的计划。从全局考虑,毛泽东认为解放军在东北的目标应是先攻占锦州,封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撤向关内的大门。因锦州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民党向沈阳和长春运粮弹物资的基地,是太军从陆路出入华北和东北的必经之地,攻克锦州大大减轻了后来平津及华北战场上的压力0,随后,如何集中兵力、发展歼灭战的规模成为新阶段的重要问题。毛泽东相互协调配合 的战略思想在接下来两场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毛泽东重视 并采纳一线指挥作战将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提议:攻打长江以北的徐州地区,战淮海。淮海之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正当敌军被分割包围完毕、具备全面歼灭的条件之时,毛泽东出于“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的考虑,决定暂停淮海战役的最后歼灭,转向对天津、塘沽等地的包围,从而切断敌人海上南逃的路线。同时,东北野战军在康庄地区截断了平津敌军的西逃之路。在平津战场切割包围后,再继续淮海战场的总攻,最终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取得两个战场的胜利,共歼敌107万余人,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表12-1三大战役双方部署情况敌军兵力部署 敌军意图 敌兵军团 人民解放军预期目标/战略方针辽沈战役 锦州一沈阳一长春三点一线 撤退东北 郑东国兵团 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 灭;锦州作为重点攻击目标淮海战役 以徐州为中心点的“一 点两线(陇海线,津浦 线)”的十字架格局 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 黄百韬兵团 黄维集团 杜聿明集团 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歼灭黄 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 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续表敌军兵力部署 敌军意图 敌兵军团 人民解放军预期目标/战略方针平津战役 以北平、天津为中心, 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 的铁路线一字长蛇阵 溃败从海上南 逃或向西逃窜 傅作义集团 先切断敌人东西两头退路,然 后逐个歼灭敌人;“先打两头” 的作战方针;把张家口、新保安 及塘沽等地区作为首攻的重点 目标资料来源:改编自《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金冲及:《决战:毛泽 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管理控制知识,分析案例中毛泽东是如何对三大战役进行战略控制的。
案例分析案例二齐鲁石化公司是一个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由于这种行业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公司一开始就实行从严从实管理,制定岗位操作要求,实行公司、厂两级的检查和奖惩制度。公司所属烯煙厂裂解一班工人提出“自我管理,让领导放心”的口号,并提出“免检”申 请。公司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这就是:工作职责标准化;专业管理制度化;现场管理定量化;岗位培训星级化;工作安排定期化;工作过程程序化;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契约化;考核奖惩定量化;台账资料规格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公司开展“信得过”活动,使企业基层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实现了职工从“我被管理”到“我来管理”,群众性从严管理蔚然成风;第二,基层建设方面明确了由专业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班级岗位十项规章制度三方面构成,使基层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第三,星级管理使职工主动学技术、技能,努力成为多面手;对管理装置工艺流程全面了解,提高了处理本岗本系统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第四,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料来源:改编自网络材料。结合案例,回答下列问题:齐鲁石化的“信得过”管理采用了哪些管理的基本方法?请从齐鲁石化例子分析企业应如何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