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制作历史悠久,几千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就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的传说。上古时代人们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人工合成香料。合成香料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而且有不少产品是自然界不存在而具有独特香气的,因此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从天然香料到人工合成香料的这一发展过程说明( )。
A. 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规律
B. 人类可以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C.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查看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调查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在于( )。
A. 直接性和具体性
B. 间接性
C. 抽象性
D. 全面性和真实性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 ,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 )。
A. 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B. 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
C. 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