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7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A. 我国社会存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C. 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 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查看答案
(2020年第5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A. ,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B. 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D.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掲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013年第25题)199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活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 纠正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2018年第23题)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2017年9月11日,我国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在浙江杭州签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民营联合体占比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各级地方政府合计占比34%。本项目坚持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投资回报机制。这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A. 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B. 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C. 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D. 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2005年第19题)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