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48岁。风心病史20年,半月前,因龋齿拔牙,而后出现发热、寒战、盗汗伴四肢关节肌肉酸痛。2日前突然偏瘫失语。体检:T39℃。口腔黏膜及眼结合膜有出血点及淤点,视网膜中心可见Roth斑,手掌可见Janeway点,心脏听诊有心杂音性质的改变,腹软,脾肋下未及,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正常。根据首优原则,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 体温过高
B.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 躯体移动障碍
D. 语言沟通障碍
E. 焦虑
查看答案
张女士。48岁。风心病史20年,半月前,因龋齿拔牙,而后出现发热、寒战、盗汗伴四肢关节肌肉酸痛。2日前突然偏瘫失语。体检:T39℃。口腔黏膜及眼结合膜有出血点及淤点,视网膜中心可见Roth斑,手掌可见Janeway点,心脏听诊有心杂音性质的改变,腹软,脾肋下未及,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正常。在病情观察中,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的时间是()
A. 每1~2小时1次
B. 每1~3小时1次
C. 每2~4小时1次
D. 每2~5小时1次
E. 每4~6小时1次
张先生,42岁。因受凉后心慌、胸闷,伴发热1周入院。体检:T37.5℃、P110次/分钟、R22次/分钟、BP100/70mmHg,神清合作,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钟,律不齐,心界轻度增大,第1心音减弱,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室性期前收缩12次/分钟;血清心肌酶:CK、AST增高;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冠心病
B. 心包炎
C. 病毒性心肌炎
D. 原发性心肌病
E. 克山病
张先生,42岁。因受凉后心慌、胸闷,伴发热1周入院。体检:T37.5℃、P110次/分钟、R22次/分钟、BP100/70mmHg,神清合作,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钟,律不齐,心界轻度增大,第1心音减弱,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室性期前收缩12次/分钟;血清心肌酶:CK、AST增高;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未见异常。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 焦虑
B. 活动无耐力
C. 体温过高
D. 气体交换受损
E. 心律失常
张先生,42岁。因受凉后心慌、胸闷,伴发热1周入院。体检:T37.5℃、P110次/分钟、R22次/分钟、BP100/70mmHg,神清合作,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钟,律不齐,心界轻度增大,第1心音减弱,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室性期前收缩12次/分钟;血清心肌酶:CK、AST增高;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未见异常。健康指导时告诉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复轻体力工作的时间是在病后()
A. 1~2个月
B. 2~3个月
C. 3~4个月
D. 3~5个月
E. 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