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强对大学生信用观念的教育与信用意识的培养,将诚信教育纳入入学与毕业教育之中。
B. 从管理工作入手,派专人在建立特困生档案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符合贷款条件学生的遴选与审批工作,同时要建立贷款学生管理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贷款学生信息,及时与经办银行沟通,在贷款学生毕业前,积极协调银行落实学生还款计划,将学生的毕业去向和贷款情况通知银行和用人单位,此外将学生的信息提供给信息征询部门,以便与社会各方面进行查询。
C. 利用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配合换发的大学生终身号码的身份证,以此逐步建立社会个人信用监控体系,以防范个人信用贷款风险。
D. 探索切实可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如实行生源地的学生家庭担保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