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恶法亦法”命题的理解,能够成立的是()。
A. 提出该命题的代表人物是洛克
B. 该命题是自然法学派的代表性观点
C. 该命题认为,道德是评价法律的主要标准
D. 该命题认为,不公正的法律也具有法律效力
查看答案
20世纪上半叶,自由竞争时代转向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时代,西方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法的社会化”,下列关于这一重大变化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 在立法方面,各种社会立法纷纷出现
B. 在民法领域,从“契约自由受限制”变为“契约自由”
C. 在刑法领域,反对“社会防卫主义”和“保安处分”
D. 在法律精神方面,从社会利益主导变为个人权力主导
在法学理论上,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
A. 法律的调整对象
B. 法律的效力范围
C. 法律的调整方法
D. 法律的效力等级
李某到法院起诉,称自己的儿子赵某和儿媳半年多都不来看望她,也不给生活费,请求法院判决赵某履行赡养义务,每月支付生活费,每周还要到自己的住处做家务。法院经调查发现,李某诉称的事实确实存在,但赵某已于半年前中风,目前生活不能自理,没有收入,其妻在医院做护工,工作繁忙,其子小赵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李某虽年事己高,但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还有退休工资。法院合议庭就如何处理该案产生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李某的诉求应当予以支持。
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按照法律规定,赵某应该赡养李某,但赵某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其妻既要照顾丈夫,又要挣钱养家,两人显然没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李某身体健康,又有退休工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支持李某的诉求与情理相悖。
对于该案,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道德的理论论述理由。
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果断机智
B. 平稳过渡
C. 充分沟通
D. 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