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使用STL之list需先包含头文件list,即#include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有如下定义:list lst;则 lst.end()表示指向尾元素的迭代器。

A. 对
B. 错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案例分析为简答题,试依据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对应题目。东海大桥连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洋山镇,2005年12月10日正式通车运营,是当时全球最长外海大桥。大桥全长32.5千米,总投资额71.1亿元,工程总设计师林元培院士。东海大桥历时40个月优质高效建成,综合指标达到优良级;与国际同类工程相比,工期缩短一半,投资节约60%,开创了中国外海超长桥梁建设理论和实践先河。大桥包括两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桥、四座大跨度的预应力连续梁桥、 大量的大跨径整跨安装的非通航孔桥、15米水深中筑起的长达1.9公里海堤、开山320万立方米建成的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沈家湾大型构件预制场等。东海大桥主航道桥是中国第一座在外海建造的大跨度斜拉桥,主航道桥全长830米,主通航孔净宽300米,离海面净高达40米,可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要求;主塔全高159米,主塔基础采用直径250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主墩桩长110米,辅墩桩长85米。非通航孔桥工程量占整个东海大桥海上段92%左右,非通航孔桥墩基础主要采用直径1500钢管桩,桩长53至83米不等,每根桩分上下两段制作完成,壁厚分别为25和18mm,总数量5467根,大型打桩船海上沉桩作业;上部结构为跨度70/60米混凝土预制简支变连续体系。近岸浅水区段、近岛区段水深较浅或暗礁较多,基础分别为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其中PHC桩直径1200,壁厚150,桩长38至44米不等,共计387根,沉桩施工采用移动支架法作业。东海大桥西端芦潮港为沙泥滩地,围海造地形成陆域。桥区海域,海床较为平坦,水深一般在8~12m左右,近岸浅水区水深为0~5m。海上段基岩埋藏较深,基岩面标高由北向南逐渐抬高,标高为-230m~-160m,第四系堆积层厚度160~220m。非通航孔桥墩及主梁等结构采用大型构件工厂化预制、现场快速安装的施工方案。非通航孔桥结构型式根据不同区段的条件分别确定,利于模数化、标准化、工厂化制作,设计单跨分别为50m、60m、70m连续梁。近芦潮港侧50m跨连续梁采用移动支架逐跨现浇施工,近大乌龟岛侧50m跨连续梁逐段现浇顶推施工。其余采用整孔节段预制,简支架设,墩顶现浇接头形成连续梁的方法施工。1000吨和500吨级副通航孔桥连续梁采用节段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主航道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最大跨径420m,主梁为钢-混凝土结合梁,底部为钢箱梁,顶板设计为C60高性能砼。主梁梁高4m,工厂分段制作,每节段长8m,共103个梁段,制作完成后运抵桥位吊装,钢梁栓锚连接,混凝土顶板接缝段现浇湿接头。主航道桥主塔采用倒Y形塔,斜拉索为7毫米直径高强度镀锌平行钢丝束,冷铸锚,梁上标准索距8m,塔上标准索距2m。墩桩、承台、主梁的防腐保护,采取高性能混凝土+控制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等措施。混凝土外表面涂防水涂层。东海大桥取得突破的七大关键技术分别是:海上施工测量定位技术、海上施工平台建造技术、混凝土套箱承台施工技术、桥墩墩身一体化施工技术、大型混凝土箱梁场内运输技术、整跨混凝土箱梁海上安装技术、防腐以及提高耐久性成套技术、重交通高腐蚀下桥面铺装技术。“东海大桥工程”,荣获2006年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东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变量的指针是指变量的( )。

A. 值
B. 地址
C. 名
D. 内存单元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