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氧气分子和水蒸气分子对电磁波的(1),雨、雾、雪等气象微粒对电磁波的吸收和(2),对流层结构的不均匀性对电磁波的(3)。
微波视距传播会受到地表障碍物的影响,若要求接收点的场强幅度值等于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幅度值,则传播余隙应当(4)最小菲涅尔区半径。当传播余隙等于(5),即障碍物最高点与收发视距连线相切时,阻挡损耗为(6)dB。
设计微波线路时,要考虑系统内部干扰和(7)干扰;其中,在二频制收发天线共用的情况下,选用“之”字形路由避免各站排成一条直线可以避免(8)干扰。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若地球站到卫星的距离为36000km,则两者之间信号传播的往返时延为(1)秒。若地球站及卫星的天线尺寸一定,通常11GHz的波束宽度比4GHz的更(2)。
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原则上只需(3)颗卫星适当配置,就可以建立除地球(4)附近地区以外的全球不间断通信。
卫星通信中,接收机品质因数G/T越(5),则承担业务的能力越强,其中,变量(6)表示接收天线增益,变量(7)表示地球站馈线输入端处总的等效噪声温度。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为(1),根据该公式,当信噪比较大时,同样的信噪比增量所带来的容量增量比信噪 比较小时的更(2)。
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在整个带宽上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当总带宽不变时,若其中的频域正交子信道数量越(3),则每个子信道上的衰落就越平坦。
在时变衰落信道下,将H-ARQ和AMC结合起来可以获得较好的传输效果,其中,(4)提供粗略的数据速率选择,而(5)可以根据实际信道条件对数据速率进行较精细的调整。

在自由空间中,令某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功率、接收功率、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无线增益均保持不变,若其工作频率为1GHz时收发天线之间最大距离为1km,则当工作频率变为2GHz时,根据自由空间损耗公式判断收发天线之间最大距离变为多少。

此试验的假阴性率是()

A. 87.5%
B. 75%
C. 25%
D. 33%
E. 12%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