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丙吉传》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宰相丙吉外出,遇行人斗殴、死伤横道,仍驱车而过。然而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却马上让车夫停车追问缘由。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百姓斗殴杀伤,自有长安令、京兆尹去管。但现在还是春天,这牛没跑多远便因太热而喘息,这表示天时节气不对,怕对农事有妨害。”这启示我们:()。
A.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B. 事物的现象只有在发生变化时才真正反映本质
C. 事物的假象可以忽略
D. 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查看答案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这一原理告诉我们:()。
A.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B. 内容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C. 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同一形式只能反映同一内容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这一原理告诉我们:
A. 本质总是通过现象表现自己
B. 假象不一定可以反映本质
C. 现象变化的根源必定在于本质
D. 在一定条件下,本质与现象可以等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D. 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解释的有:()。
A. 小麦种子发芽
B. 苍蝇被拍死
C. 蝴蝶破茧而出
D. 青蛙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