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A.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它是人须臾不可离的原则和标准。
B. 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C. “仁”是人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不能成为君子,不能成为值得人们尊敬的对象。
D. 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对下面这两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⑴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⑵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A.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把时间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与享受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B. 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接受的,这些东西对于自己就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C. 子贡感叹的是美玉藏在椟中无人赏识,孔子回答的是希望有人赏识自己,说明孔子善于联想、举一反三。
D. 孔子自称是“待沽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中,可控制排水条件的是_______。

A. 直剪试验;
B. 三轴试验;
C.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D. 十字剪切板试验

双层地基中那种情形会出现出现应力扩散现象_______。

A. 上层软下层硬;
B. 上层硬下层软;
C. 上下层都软;
D. 上下层都硬

对于同一种土,下列指标相比较,数值最大的是_______。

A. 重度;
B. 饱和重度;
C. 干重度;
D. 浮重度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