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的概念最早是由赫尔岑在他的著作《往事与随想》中提出来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之后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毕巧林和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奥勃洛摩夫,罗亭。()
十九世纪后期西欧最有成就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莫泊桑、法朗士,英国的哈代、肖伯纳和挪威的易卜生。()
在俄国文学中,转变“多余人”的创作思路,真正创造“新人”典型的任务,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来完成的,他的重要代表作是《怎么办?》,这部作品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文学中,亨利·詹姆斯占有特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对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影响,说他是意识流小说理论上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