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有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B. 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
C. 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望道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
A. 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B. 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
C. 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D.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 )
A. 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 没有扩大民主主义的宣传
C. 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 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1925年5月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所谓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指( )
A. 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被推翻
B.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C. 工人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D.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