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6岁,四川地震灾区某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所在学校的两座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所幸当时正是当地午休时间,师生们没在教学楼内,因此幸免于难。求助者从小胆小,这次地震使其非常恐惧,地震后不敢到房子里去,连活动板房也不敢进。无奈学校已经开学,必须要给学生上课,求助者多次请假,明明知道现在即使有余震,也不会造成重大伤害了,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惧。为此很痛苦,强烈要求尽快解决恐惧问题。心理咨询师先进行认知矫正。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决定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并与求助者签订了治疗协议。地点为灾区心理治疗室,与学校活动板房大致相同,心理咨询师同时准备了药物和抢救仪器等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求助者被强行带入治疗室,立即惊叫起来,呼吸急促,四肢颤抖,不敢挪步。求助者多次要求停止治疗,心理咨询师明确拒绝。大约半小时后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有所减轻,情绪有所缓解,呼吸逐渐平稳,结束治疗。两天后又进行同样治疗一次,最终治疗获得成功。冲击疗法的特点包括()。

A. 见效快
B. 方法简单安全
C. 疗程短
D. 求助者痛苦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常量元素(macroelement)

单元制变压器的特点是什么?

滑胎的病机是()

A. 冲气上逆
B. 气滞血瘀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导致()

A. 中性粒细胞增多
B. 淋巴细胞增多
C. 嗜酸粒细胞减少
D. 单核细胞增多
E. 嗜碱粒细胞增多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