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属于条约解释补充方法的是()
A. “后法优于前法”,即在先后有两项规则适用于同一事项时,时间在后的规则优先于时间在前的规则
B.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在对于特定事项既有一般法又有特别法时,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
C. “有效性规则”,即条约解释应该使条约的条款有效,而不能使条约的条款无效或无意,但是不能通过有效性规则来赋予条约条款一种与其字面和精神都相违背的含义
D. “时际法”规则,即条约应参照缔结条约时有效的一般国际规则加以解释,条约的规定通常要在缔结条约时它们的含义的基础上并参照当时的情况加以解释
甲、乙、丙三国是1950 年某项国际条约的原始缔约国,1980 年该项条约公约依据规定的程序进行了修订,形成 1980 年修订本。甲、乙两国接受了 1980 年修订本,丙国认为修订本的要求过高,拒绝接受修订本。2000年,丁国加入了该条约,加入时对其受公约哪个文本约束没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丙国的行为构成退约,表明其退出了该项公约
B. 由于丁国加人时未作任何意思表示,公约 1980 年修订版本将对其适用
C. 丙国有权拒绝接受 1980 年修订本,但其仍然是公约缔约国,受 1950 年文本的约束
D. 丙国和丁国之间应当适用 1980 年修订本
根据 1969 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多边条约可按照条约本身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正。关于条约的修正,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条约修正后,凡有权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国家,也应有权成为修正后条约的当事国
B. 修正条约的协定对所有条约当事国具有拘束力
C. 对于修正条约的协定生效后成为当事国的国家,如果该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视为修正后条约的当事国
D. 在接受修正条约拘束与不接受修正条约拘東的国家之间,适用未修正的条约
甲、乙、丙三国为邻国,于 200年5 月缔结筑路条约,规定甲国提供资金 500 万美元,乙国提供人员、技术并施工,在丙国境内分两期修建连接丙国与甲、乙两国的公路。条约规定该公路归丙国所有,甲、乙、丙三国共同使用并分享 50 年收益。200年7 月一期工程完成。同年9月,因百年不遇的洪水和泥石流,竣工地段的地貌完全改变,二期工程已无法按约定继续进行。对这种情况,筑路条约没有相关约定。甲、乙、丙三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上述情况表明该筑路条约存在缔约错误,因而该条约自始无效
B. 甲、乙、丙三国仍然有继续履行条约的义务
C. 丙国须对甲、乙两国此前投入的资金予以补偿
D. 若该条约终止执行,已经竣工公路的所有权将处于不确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