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材料1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8年5月11日)材料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单选题】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釆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直接人工成本在完工产 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 总计232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 件; 月末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0件,完成全部 工序的4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40件. 完成全部工序的60%。月末在产品的直 接人工成本为( )元。

A. 2400
B. 3200
C. 6000
D. 20000

•【单选题】某企业产品入库后 发现可修复废品一批,生产成本为20万元, 返修过程中发生直接材料2万元、直接人工 3万元、制造费用4万元,废品残料作价1万 元已回收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可 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 )万元。

A. 8
B. 28
C. 20
D. 29

•【单选题】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为联产品。2020 年6月份发生加工成本600万元。甲产品和 乙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750万 元,其中甲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450万元, 乙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300万元。采用相 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该公司甲 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 )万元。

A. 360
B. 240
C. 300
D. 450

•【单选题】某企业有甲、乙两 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 生产费用,2020年5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甲车间通过"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 本”科目归集辅助生产费用21.6万元;当月交互分配时甲车间由乙车间分入辅助生产 费用1. 4万元,向乙车间分出辅助生产费用 1.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由甲车间向其他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为( )万元。

A. 21. 6
B. 21.2
C. 22
D. 23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