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煲,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 得名过程
B. 历史演变
C. 文献记载
D. 出现年代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二氧化碳含量增高(2)南北极冰层融化(3)地球气温升高 (4)工业化程度加剧 (5)海水淹没大片陆地

A. (3)一(4)一(2)一(1)一(5)
B. (2)一(5)一(3)一(1)一(4)
C. (4)一(1)一(3)一(2)一(5)
D. (4)一(3)一(2)一(1)~(5)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以下各同中,海上丝绸之路不经过其领海的国家是()。

A. 印尼
B. 奥地利
C. 斯里兰卡
D. 索马里

铁树开花有很强的地域性,生长在热带的铁树,lO年后就能年年开花结果。北方近年来铁树频频开花,是因为铁树大多被当做盆景养殖,人们在培养铁树的各个环节中都非常讲究,从幼苗培育到栽培技术,再到日常照顾都非常细心、认真,具体到选择高科技肥料、使用适宜的水量等等,生长在温室中的铁树自然容易开花结果。而且,铁树是裸子植物,达到一定的树龄自然会开花,不开花反而不正常。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 人工干预使铁树在北方的花期缩短
B. 铁树在寒冷的北方开花属于正常现象
C. 地域性强的植物通过人力能改变其品种
D. 裸子植物在北方的开花时间因品种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的起点比较低,社会丰义民主建设受到几个条件的制约,因此绝不是_____________事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朝一夕
B. 操之过急
C. 一蹴而就
D. 轻而易举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