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地区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解决这些问题最好办法是

A.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可持续发展
D.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既有区别有又联系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 基本内容
B. 主要斗争形式
C. 战略阵地
D. 基本原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1929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
B. 1929年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问题
C.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
D.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出了界定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