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药物副作用不同 B. 病人抵抗力不同 C. 护理人员的认识不同 D. 药物吸收速度不同 E. 治疗需要不同
A. 在股动脉外侧0.5cm处刺入,见暗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静脉 B. 在股神经外侧0.5cm处刺入,见暗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静脉 C.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l~2min D.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2~3min E.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
A. 股动脉内侧0.5cm处 B. 股动脉外侧0.5cm处 C. 股动脉内侧lcm处 D. 股动脉外侧lcm处 E. 股神经外侧lcm处
A. 不可在一处多次穿刺进针 B. 应有次序由近端到远端选血管 C. 不可在有静脉瓣处进针 D. 选择暴露、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E. 避免在有瘢痕处进针
A. 静脉痉挛 B. 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 C. 针头滑出血管外 D. 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 E. 针头阻塞
A. 若水槽内水温超过70℃立即停止使用 B. 接通电源,先开雾量开关,再调整定时开关15~20分钟 C. 治疗结束先关电源开关,再关雾化开关 D. 呼吸面罩应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再清洗备用 E. 将面罩罩于患者口鼻部,指导其闭口深呼吸
A. 透声膜 B. 晶体换能器 C. 水槽 D. 超声波发生器 E. 雾化罐
A. 利用高速气流喷出 B. 药液可被吸到终末细支气管 C. 雾滴直径可以小于5微米 D.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E. 雾化液被加温
A. 稀释痰液 B. 解除支气管痉挛 C. 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D. 镇静、催眠 E. 控制呼吸道感染
A. 使用中需加药液时不必关机 B. 使用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C. 如需连续使用应间歇一小时 D. 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 E. 水槽内的水要浸没透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