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邻面出现悬突 B. 龈缘的位置不佳,密合程度差 C. 表面粗糙,光洁度差 D. 凸度过大,接触不良或未恢复接触点 E. 以上均可能是其问题之一
A. 机械伤及牙龈 B. 酸蚀剂溢及牙龈致发炎 C. 存在悬突 D. 食嵌 E. 填充材料持续刺激牙髓
A. 急性龋 B. 慢性龋 C. 奶瓶龋 D. 静止龋 E. 猖獗性龋
A. 压力敏感探针牙周探诊 B. 牙动度仪检查 C. 牙合力计检查 D. X线片数字减影技术 E. 龈沟液检查
A. 颊嵴 B. 中央窝 C. 近中窝 D. 远中窝 E. 舌嵴
A. 单纯需氧菌感染 B. 单纯厌氧菌感染 C. 以需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 D. 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 E. 需氧菌和厌氧菌同样重要的混合感染
A. 破坏同时发生在口腔所有部位 B. 破坏仅发生在原已有疾病的部位 C. 破坏仅发生在新的部位,原有疾病愈合 D. 新位点破坏的发生和原已有疾病部位的破坏加重 E. 以上均对
A. 10~20g B. 20~25g C. 25~30g D. 30~35g E. 35~40g
A. 前磨牙 B. 六龄牙 C. 犬齿 D. 第二磨牙 E. 乳牙
A. 钝化周边牙髓神经 B. 使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钙化 C. 使成牙本质细胞变性 D. 使牙本质小管直径变小或封闭 E. 加强釉质牙本质界的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