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有追认权 B. 丙有催告权 C. 乙有撤销权 D. 构成表见代理
A. 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3年4月30日开始计算 C. 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 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A. 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依法提出,其他人不能主张 B.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不需要相对人的同意 C. 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D. 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A. 权利人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 B. 义务人作出部分履行的承诺 C. 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D. 权利人(金融机构)依法从义务人账户中扣收部分欠款本息
A. 因乘人之危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 因乘人之危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C. 因胁迫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D.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A. 违反国家限制经营规定而订立的合同 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 显失公平的合同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A. 甲代替乙保管物品的行为 B. 甲代替乙招待乙的朋友的行为 C. 传达室的常大爷将甲寄给乙的信交给乙的行为 D. 保险公司兼职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A. 1994年2月8日 B. 2012年2月8日 C. 2012年10月31日 D. 2013年10月31日
A. 自2012年4月16日至2013年4月15日 B. 自2012年4月16日至2013年4月25日 C. 自2012年4月16日至2014年4月15日 D. 自2012年4月16日至2014年4月25日
A.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B.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C. 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D. 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成立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