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作之际 B. 发作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 C. 发作后72小时 D. 发作后一周 E. 发作后2天
A. 椭圆形 B. 金黄色 C. 卵盖小 D. 卵内有1个卵细胞和40余个卵黄细胞 E. 两侧对称
A. 人体疟原虫 B. 杜氏利什曼原虫 C. 弓形虫 D. 隐孢子虫 E. 以上都不是
A. 包囊→小滋养体→大滋养体 B. 小滋养体→包囊→小滋养体 C. 包囊→小滋养体→包囊 D. 小滋养体→大滋养体→小滋养体 E. 包囊→大滋养体→包囊
A. 均表现为急性感染 B. 多表现为慢性隐性感染 C. 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形成新的播散 D.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E. 人群感染普遍
A. 卫氏并殖吸虫 B. 斯氏狸殖吸虫 C. 华支睾吸虫 D. 日本吸虫 E. 以上都不是
A. 辽宁、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 B.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23个省、市、自治区 C.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23个省、市、自治区 D. 沿海地区 E. 长江流域
A. 斯氏狸殖吸虫 B. 日本血吸虫 C. 华支睾吸虫 D. 卫氏并殖吸虫 E. 以上都是
A. 红细胞内原虫的裂体增殖 B. 红内期残存的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起来 C. 迟发型子孢子发育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 D. 患者再次感染子孢子所致 E. 原虫代谢产物
A. 疟原虫 B. 微丝蚴 C. 弓形虫 D. 隐孢子虫 E.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