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颌后牙游离缺失,如果末端基牙向后倾斜,模型应向后倾斜,增加末端基牙远中倒凹 B. 后牙非游离缺失,应根据基牙的健康程度来决定模型向前或向后倾斜 C. 一侧缺牙多,另一侧缺牙少,应将模型向牙齿多侧倾斜,从缺牙多侧向缺牙少侧戴入 D. 前后牙均有缺失,前牙倒凹较大时,将模型向后倾斜,就位道由前向后,使前牙倒凹减小 E. 调节倒凹法设计的就位道,适用于基牙牙冠短,基牙长轴彼此近似平行者
A. 隐形义齿人工牙龈端近远中及盖嵴部都需要留出空隙 B. 隐形义齿人工牙都需要孔道等辅助固位形 C. 为使义齿具有充分的固位力,制作蜡型时一般保留软硬组织倒凹而无需填补 D. 隐形义齿的基托厚度一般为1.5~2mm E. 唇侧基托近远中方向伸展范围要视缺牙情况而定,不必局限在缺牙区近远中1~2颗牙范围
A. 熔模本身及熔模表面活性剂使用不正确 B. 包埋料的粉液比例不当,颗粒分布不均匀 C. 铸型烘烤焙烧不正确 D. 合金过熔 E. 铸造后铸型冷却过快
A. 室温下慢慢冷却 B. 热水冷却 C. 凉水中快速冷却 D. 室内放置一小时后再快冷 E. 在430℃维持一段后再冷却
A. 利于心理健康 B. 改善发音进食 C. 减少瘢痕挛缩 D. 封闭口鼻腔 E. 恢复咀嚼功能
A. 遮色瓷太薄 B. 遮色瓷太厚 C. 金属内冠过厚 D. 水分吸除过多 E. 构筑体瓷、切瓷、透明瓷时瓷层移行
A. 尽量避开妨碍义齿就位的硬组织的不利倒凹 B. 尽量避开妨碍义齿就位的软组织的不利倒凹 C. 尽量争取主基牙画出第一类导线 D. 兼顾前牙的美观 E. 以上都是
A. 舌腭侧与唇颊侧各设计一条铸道 B. 铸道固定于蜡型上缘下2mm处 C. 铸道固定于蜡型中央 D. 铸道直径约1~2mm E. 铸道垂直于蜡型表面放置
A. 0.2~0.5mm B. 0.5~1.0mm C. 1.0~2.0mm D. 2.0~3.0mm E. 3.0~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