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NA聚合酶全酶沿着模板DNA不断向下游前移 B. 合成区域存在动态变化的8bpRNA-DNA杂化双链 C. 全酶可以覆盖40bp以上的DNA分子片段 D. 转录解链范围约40bp E. 随着RNA链不断生长,其 3′端脱离模板向空泡外伸展
A. 不出现在hnRNA中 B. 前体mRNA中被剪接去除的核酸序列 C. 出现在成熟mRNA中 D. 编码序列 E. 不被转录
A. RNA聚合酶Ⅱ的转录产物是hnRNA、miRNA等 B. RNA聚合酶Ⅱ是真核生物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酶 C. RNA聚合酶Ⅲ的转录产物是tRNA、5SrRNA等 D. 三种RNA聚合酶都有CTD E. RNA聚合酶Ⅰ的转录产物是45SrRNA
A. 腺苷酸聚合 B. 甲基化 C. 鸟苷酸聚合 D. 剪除内含子 E. 5′-端加“帽”
A. 5'端帽子结构对mRNA具有保护作用 B. 真核生物tRNA的前体不需要加工 C. mRNA编辑是对基因的编码序列进行转录后加工 D. 前体mRNA的剪接主要是去除内含子 E. 3'端PolyA尾可增加mRNA的稳定性
A. DNA指导的RNA合成过程 B. RNA在细胞内的降解 C. 是mRNA上的一些序列在转录后发生了改变 D. RNA聚合酶识别模板的过程 E. RNA的剪接过程
A. 转录起始需要先合成引物 B. 5′端第一个核苷酸总是GTP或ATP C. RNA聚合酶核心酶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DNA双链解开的范围通常是40-60bp左右 E. 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后σ亚基即从转录起始复合物上脱落
A. 转录起始RNA聚合酶均可与模板DNA分子直接识别和结合 B. 原核生物转录延长与蛋白质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C. 新生RNA链的延长方向均是5′-3′ D. 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不同步 E. 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需要众多的转录因子参与
A. 真核生物中除了组蛋白的mRNA,在3′端都有多聚腺苷酸尾巴 B. 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是以所谓“套索”结构的形式被切除 C. mRNA前体的剪接发生在剪接体 D. 可变剪接提高了有限的基因数目的利用,是增加生物蛋白质多样性的机制之一 E. 内含子的剪接接口为5 ′AU…… GU-OH- 3′
A. 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 B. 都是以DNA为模板 C. 子链合成方向都是从5′→3′ D. 全部基因组都被复制和转录 E. 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