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d B. 10d C. 15d D. 21d
A. 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 B. 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 C. 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 D. 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E. 采用原槽土模时,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50m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0~30mm
A. 基础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B. 主体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C. 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 D. 基础垫层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后
A. 预制桩插入地面时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 B. 正常打桩宜符合"重锤重击,低锤低打"的原则 C. 桩需接长时,接头个数不宜超过4个 D. 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入土深度控制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
A. 3m B. 5m C. 8m D. 10m
A. 宜同时浇筑混凝土 B.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主梁方向浇筑 C. 单向板宜沿着板的短边方向浇筑 D. 拱和高度大于0.6m时梁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A. 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0N/mm B. 清除硬化混凝土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C. 硬化混凝土表面微湿润 D. 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铺一层1:1水泥砂浆
A. 抗拉强度 B. 伸长率 C. 抗滑移系数 D. 抗腐蚀性能
A. 施工 B. 细部 C. 主轴线 D. 副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