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B. P-R间期大于0.22秒 C. 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D. 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形态不同 E. 以上均错误
A.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波群 B. 提前出现一逆行P波 C. 提前出现P-QRS-T波群 D. 代偿间歇不完全 E.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区 C. 心室 D. 心房 E. 以上都不是
A. QRS波前后可有与其无关的窦性P波 B. 有提前出现的逆行P波 C. 无窦性P波 D. QRS波群宽大畸形 E.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A. 异位起搏点在房室交界区 B. QRS波前无相关P波 C. QRS波形态异常 D. 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E. 完全性代偿间歇
A. 房性期前收缩 B. 室性期前收缩 C. 房颤 D. 室颤 E.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A. 房性早搏 B. 房室交界性早搏 C. 室性早搏 D.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E. 左束支传导阻滞
A. 窦性心动过速 B.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
A. 连续出现快速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B. QRS波时限<0.11s C. 心室率150次/min D. 有房室分离现象 E. 见室性融合波
A. 扑动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呈锯齿状大小一致 B. 多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 C. 扑动波间隔规则,频率为250~350次/min D. QRS波一般呈室上性 E. P波消失代以大小间距不等的 F.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