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穿孔素 B. 丝氨酸蛋白酶 ( 颗粒酶 ) C. 溶菌酶 D. Fas 配体 E. TNF
A. IgM 抗体显著升高 B. 抗体产生维持时间较长 C. 潜伏期较长 D. 抗体浓度较低
A. 受MHC I类分子的限制性 B. 受MHC II类分子的限制性 C. 识别抗原内部的决定簇 D. 直接结合游离抗原
A. IgG 和IgM B. IgA 和IgG C. IgG和IgG D. IgM和IgM E. IgM 和IgG
A. CD28-B7 B. CD40-CD40L CD4-MHCI类分子 D. CD8-MHCII类分子
A. NK细胞的杀伤作用 B. 补体激活 C. 记忆细胞活化 D. 肥大细胞脱颗粒 E. 抗体产生
A. 巨噬细胞 B. T细胞 C. 树突状细胞 D. B1细胞 E. NK细胞
A. BCR是B淋巴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 B. 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 C. B1细胞不依赖于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D. 参与Ⅳ型超敏反应 E. 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
A. 由TCR特异识别结合在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而触发 B. 由CD3分子转导 CD4或CD8分子与MHC分子结合辅助构成第一信号 D. 仅第一活化信号不能有效激活T细胞 E. 仅第一活化信号即能有效激活T细胞
A. 促吞噬作用 B. 抗体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 D. 抗体能激活NK细胞 E. 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