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巨噬细胞 B. 浆细胞 C. K细胞 D. T细胞 E. NK细胞
A. 对骨的作用是促进溶骨 B. 对肾的作用是促进钙重吸收 C. 对维生素D的作用是降低25(OH)D<sub>3</sub>-1-羟化酶的活性 D. 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 E. 对细胞外液磷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A. K<sup>+</sup>、Na<sup>+</sup> B. K<sup>+</sup>、Mg<sup>2+</sup> C. Na<sup>+</sup>、Ca<sup>2+</sup> D. Na<sup>+</sup>、Mg<sup>2+</sup> E. Ca<sup>2+</sup>、Mg<sup>2+</sup>
A. 10V/cm B. 25V/cm C. 50V/cm D. 30V/cm E. 40V/cm
A. T-H蛋白 B. 清蛋白 C. 球蛋白 D. 黏蛋白 E. 免疫球蛋白
A.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 增殖性细胞群 C. 过去称为定向干细胞 D. 多向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单向祖细胞 E. 造血祖细胞光镜下可辨
A. 骨髓是出生后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 B. 红骨髓是无造血功能的脂肪化的骨髓 C. 黄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D. 红骨髓可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不能转变为红骨髓 E. 胚胎期的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
A. 抗酸染色 B. 结核菌素试验 C. 金胺“O”荧光染色 D. 革兰染色 E. Koch现象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失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早期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A. 1L B. 0.2L C. 0.4L D. 0.8L E. 1.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