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原因与结果的统一 C. 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D.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C. 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A. 分析实际情况 B. 理论付诸实践 C. 总结经验教训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昴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 昴利·圣西门 B. 沙尔·傅立叶 C. 罗伯特·欧文 D. 托马斯·莫尔
A. 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B. 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C. 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A.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旗帜。 B. 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C. 马克思主义科学洞察力和预见性深深吸引了全世界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 D. 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目标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A. 教条主义 B. 形式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本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