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指示剂不稳 B. MIn溶解度小 C. K MInˊ< K MYˊ D. K MInˊ> K MYˊ
A.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不稳定 B. 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 D.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大于MY的稳定性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A. Mg2+的含量 B. Ca2+、Mg2+的含量 C. Al3+、Fe3+的含量 D. Ca2+、Mg2+、Al3+、Fe3+的含量
A. 沉淀作用 B. 防止氧化 C. 控制酸度 D. 掩蔽作用
A. Zn2+ B. Fe3+ C. Ag+ D. Bi3+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M配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M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B+C的混合色
A. ∆lgcK≥5 B. ∆lgcK≥6 C. ∆lgcK ≥7 D. ∆lgcK ≥8
A. pH值越大,配合物的K愈大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小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A. 大 B. 小 C. 不确定 D. 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