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与工艺类型无关,受运行参数影响较大。 B.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污泥量取决于进水水质和初沉池的运行效果。 C. 剩余污泥的pH值一般大于8。 D.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从99%降到98%,污泥体积减小了1/4。
A. 活性污泥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且基本不存在植物营养素,因此污泥的农用价值较低。 B. 浓缩后污泥含固率高,显示出塑性流体的特性,因此污泥输送管道常采用较小流速,使泥流处于层流状态。 C. 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和污泥堆肥都是通过降低污泥中有机组分的含量以实现污泥稳定化。 D. 污水处理厂为便于管理,最好将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污泥统一集中处理。
A. 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阻力。 B. 单位干重滤饼的阻力。 C. 单位面积过滤介质的阻力加单位干重滤饼的阻力。 D. 过滤介质和滤饼两侧的压差。
A. 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与生化处理工艺的污泥龄有关,与是否设置初沉池无关。 B. 城市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中,当采用的有机负荷较高时,产生的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也相对较高。 C. 二沉池设计时采用的表面水力负荷较初沉池小,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较高。 D. 氧化沟工艺由于采用较低的水力负荷,污泥龄较长,因此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
A. 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 B. 浓缩→脱水 C. 浓缩→好氧消化→脱水 D. 浓缩→脱水→干化→焚烧
A. 铝盐混凝→沉淀→ 过滤 → 消毒→ 出水 B. 砂滤→活性炭吸附→ 消毒→ 出水 C. 混凝→沉淀→ 过滤→ 生物曝气滤池→离子交换→ 消毒→ 出水 D. 生物曝气滤池→石灰软化→ 消毒→ 出水
A. 初沉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9.2%~99.6%,经重力浓缩后含水率降到97.5%以下。 B. 重力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于成层沉淀,按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式与间歇式。 C. 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D. 浓缩池设计取有效水深4m,固体负荷90kg/(m2·d),则浓缩池所需面积223m2,停留时间为21.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