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吸痰管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间断使用负压。 B. 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20秒,从吸痰开始到恢复通气和氧合的时间不应超过30秒。 C. 抽吸期间密切观察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吸入纯氧。 D. 按需吸痰,频繁过多的吸引易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痰液多.黏稠时加强气道湿化,加强翻身拍背。 E. 注意无菌操作。
A. 间歇吸氧,吸氧流量3-5L/min,每天吸氧6h B. 间歇吸氧,吸氧流量3-5L/min,每天吸氧12h C. 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流量1-2L/min,每天吸氧15h以上 D. 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流量1-2L/min,每天吸氧8h以上
A. 冲管频率:每次静脉输液前后.化疗前后.输血或血制品.抽血后.输注TPN等高黏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冲管 B. 治疗间歇期给予妥善封管保护无需经常冲管,以免感染 C. 封管以脉冲方式注入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或10U/ml的肝素封管液,并采用正压封管技术 D. 更换肝素帽:常规每周一次,PICC管内抽血后.任何原因旋下肝素帽后,必须立即更换,先预冲肝素帽,严格消毒接头后连接新的肝素帽
A. 头低足高仰卧位 B. 健侧卧位 C. 平卧位 D. 患侧卧位
A. 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提示感染较轻,不必抗感染治疗 B. II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I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提示有较明显的感染,需加强抗感染 C. III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提示有严重感染 D. 不同黏度的痰液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
A. 禁食、胃肠减压 B. 无休克者取半卧位,减轻腹胀对呼吸的影响 C. 遵医嘱运用解痉剂,合理应用抗菌药 D. 合理输液并记录出入量 E.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腹痛等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