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的不可达报告 B. 线路阻塞报告 C. 数据超时报告 D. 数据报参数错误报告
A. TTL=256 B. TTL=0 C. 信宿不可达 D. 线路拥塞
A. ICMP协议同IP协议一样位于网络层 B. Traceroute和Ping命令进行网络检测时使用ICMP报文 C. ICMP协议可以被黑客用来探查主机的开放端口 D. ICMP协议可以完成主机重定向功能
A. ICMP协议由IP协议承载 B. ICMP协议由UDP 协议承载 C. ICMP协议由应用层协议承载 D. ICMP协议由TCP协议承载
A. 物理层 B. 接入层 C. 运输层 D. 网际层
A. 对于已携带ICMP差错报文的分组,不再产生ICMP差错报文 B. 对于已经分片的分组,对于第一个分组,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 C. 对于多播分组,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 D. 对于带有回送地址的分组,不再产生ICMP差错报文
A. ICMP报文中的回送请求和应答报文是为网络诊断的目的而设计的 B. ICMP报文头部的4字节对于所有ICMP报文类型都是相同的 C. ICMP“源抑制”报文为IP 网络增加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 D. 作为IP协议的补充,ICMP报文将直接封装在以太帧中
A. ICMP报文传递网络控制信息、提供差错报告 B. 既可以向源端报告差错,也能向中间路由器报告差错 C. 只能向源端报告差错,不能向中间路由器报告差错 D. ICMP功能不独立,只是IP的补充
A. 可测试网络的可达性 B. 可查看记录路由选项 C. 可指定松散源路由和严格源路由 D. 可以测试目的主机端口是否开放
A. 0 B. 8 C. 17 D. 13